【企業診斷】點餐送外賣App獲千萬投資

2018-05-17 14:28:29 2418

【中小企特區】電商平台在澳尚起步,有青年響應“互聯網+”,結合澳門實情,投資創辦Food 4 U手機應用程式。Food 4 U有限公司創辦人李永輝表示,該程式籌備一年,集手機點餐及送外賣功能於一身,推出市場約半年,近月已見收支平衡,並吸引本地及海外資金投放,資金除用於優化內部運作、壯大規模外,也會因應市場研發其他新產品。

李永輝表示,Food 4 U的靈感來源於一次英國旅遊經歷,當地有手機點餐及送外賣應用程式,且做得相當完善、出色。澳門市場當時未有類似的一條龍服務,故回澳後便打算投資研發程式。自己沒有研發經驗,故到台灣聘請軟件開發專業人士,合共投資逾七位數字。

程式下載逾萬設車隊

經過一年時間研發,約半年前正式推出市場,至今錄得逾萬個下載次數,仍在不斷完善功能,並持續與本澳中小型餐飲店磋商合作空間,近月開始收支平衡。該程式其中一大賣點是為中小企送外賣,故要自設外賣車隊,目前有逾三十名送外賣員,全為本地員工。遇上中午繁忙時間,人手依然緊張,要爭取在半小時內將外賣送到客戶手上。考慮到人資問題,未來計劃與本地殘疾人士機構合作,聘請殘疾人士協助運作距離較短的外賣,一方面盡社會責任,另一方面提高送外賣效率。

該程式推出以來,已先後吸引一位本地投資者及一位外地投資者注資,合共注資八位數字,除了繼續完善該程式,壯大銷售團隊外,未來還會研究其他電商產品,拓展電商領域。

本地澳洲兩投資者

本地投資者鍾敏芝認為,最初聽到該程式感到新穎,考慮到現時澳門酒店、娛樂場林立,需要廿四小時輪班工作,加上訪澳遊客量大,對餐飲有需求,看好本澳餐飲市場長遠發展前景,故投資三百萬入股,希望壯大公司規模及銷售團隊。

另一位來自澳洲的華僑投資者胡海明表示,自小在澳洲長大生活,有十五年IT行業經驗,兩年前到香港發展,創辦IT公司。機緣巧合下認識到Food 4 U,餐飲科技合作產品有一定市場,故考慮入股注資。上月正式達成協議,投資千萬元入股。除了做好Food 4 U,正構思其他領域的手機應用程式。他認為澳門IT業與外地相比尚在起步,未來仍有發展空間。

圖文 澳門日報記者  黃思僑

Food 4 U有限公司

電話:63581122

地址:澳門金融中心七樓M

經營三問:

1.集點餐送外賣於一身的手機應用程式,澳門是否可行,與外國相比有哪些要注意事項?

2.公司未來應如何推廣,才能爭取更多中小餐飲業合作,共同開拓市場?

3.在當前交通環境下,如何確定外賣員送貨準時、快捷,避免被客戶詬病?

澳門|中小企|創業|營商

優化瀏覽程式再登記

【青企診斷】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表示,在澳門外賣程式有好幾個,直接在網上下單的不算多,今期個案是其中之一。程式上,由於必須登記才能瀏覽內容,宣傳上會比起其他同類應用程式效果低,因為很多消費者都會試過程式才進一步提供資料登記,可以嘗試改變一下,讓所有人先瀏覽再登記。

  推廣方面,今期個案可以嘗試針對一些以往比較少做外賣的餐廳,再加以重點宣傳,從而把自己和其他類似程式區分出來。

  這種應用程式和外地同類程式比較,主要是澳門人資問題極為嚴峻,聘請外賣員比較困難。提到未來會與殘疾人士協會合作,聘請殘疾人士送短途外賣。此構思社會效益十分好,但運作上要需要考慮將人手應用區分出長短途,如果能夠輕易解決這個問題,對企業形象十分有幫助。

澳門|中小企|創業|營商

明確送貨協定按需安排司機

【中銀財務建議】中銀中小企服務中心表示,剛過去的雙十一購物節,銷售額度超過1,200億人民幣,大部分交易來自移動通訊。網絡市場龐大,故今期個案經營的網絡訂購食品服務,具良好的發展空間。要從同類應用程式中脫穎而出,除透過微信、FB等宣傳,還可於合作飲食企業擺放宣傳海報與單張。客戶發現應用程式設計合理、使用方便,餐飲選擇多元,有口碑品牌價值就建立起來。

送貨是公司業務重要因素。有幾點建議:1、公司送貨安排,首先需與合作企業有明確協定,收到訂餐指示後,各類食品製作時間範圍,再加上路程時間,確保客戶訂餐時就已知道需要等候多久。2、目前企業有30名送貨司機,建議把司機分成數個小組安排不同區域,透過系統分析,按需求決定不同區域司機人數,合理安排人力資源。

建議與銀行建立往來關係,可配套電子付款、代發薪,網上銀行等金融服務,減少公司處理帳目的營運成本以提升效率。同時把業務集中於銀行辦理,可讓銀行更加了解公司業務運作情況,以後需擴充業務,或擴大網絡系統而產生資金需求,均可向銀行提出,以便雙方做好融資服務配套。

財務小知識

籌資活動:指企業作為籌資活動的主體,根據其生產經營、對外投資和調整資本結構等需要,通過籌資渠道和金融市場、運用籌資方式,經濟有效地籌措和集中資本的活動。

強化服務超逾“轉訂單”功能

  【生產力角度】生產力中心表示,要令更多食肆加入並留在外賣平台,經營者可主力物色外賣銷售會成為生意額增長動力的食肆。近年發展迅速的Foodpanda為例,瞄準中高價位以上食肆,這些食肆據點相對少,又較少提供外送服務。今期個案應分析不同餐飲企業的外賣服務需求,以及競爭者策略,盡快建立自身據點。平台亦要為合作食肆提供增值服務,例如協助小型食肆在外賣單和實體店上加入外賣平台宣傳,組織優惠推廣活動,拓展家庭或商業客戶外賣服務等。

  要消費者特別安裝手機App不容易。首先,App要經多個安裝步驟;再者消費者對個人私隱和手機保安特別注意。建議增設網頁版外賣平台,讓消費者先體驗平台好處再吸引安裝手機App。可考慮透過微信擴大用戶基礎,在微信關注個案企業官方帳號,直接連到App畫面(或網頁)中訂餐。

  建議強化整體服務質素,包括:一、送餐速度與準確率,由於交通難以控制,在外賣員手機上安裝GPS定位系統,讓消費者在App上掌握送遞進度;二、外賣食品品質保證,注意生的食品有特別“保冷”裝置;三、訂立外賣員服務標準,例如衣着、自我介紹、確保把食品送到指定位置、確認消費者訂購的食品、收款等。

  餐飲外賣平台獲利模式主要來自與合作食肆的拆帳收入及∕或消費者的外送費用,難點在於平台運作所需成本與食肆或消費者願意付出成本的差距,經營者要令自身價值超越一個純粹“轉訂單”功能。

案例點評:優化送餐流程並加強戰略結盟

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企業管理與市場營銷系副教授 劉丁己博士

澳門道路交通情況目前十分惡劣,遇到尖峰時間或是下雨天更是慘不忍“堵”,因此想要在三十分鐘之內,保證外賣一定送到,其實有很高難度。在國外,要將顧客抱怨轉換成顧客滿意,一般都會參考國外成功的一個比薩餅外送業者達美樂Domino’sPizza)。達美樂過去曾推出“三十分鐘沒送到就免費”,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解決顧客抱怨的方式,如果業者真的很有把握,可以參考,但是在澳門真的不是很容易,因此還是要從其他技術層面想辦法,縮短送餐時間。(一)在澳門一般中餐外賣的點餐和用餐高峰時段是12:30至13:30,業者可以鼓勵消費者(尤其上班族與白領)提早訂餐(例如:11點半之前就訂餐),這樣業者可以通過資料庫裡的訂單狀況,更早掌握送餐資訊,更好地規劃送餐路線,減少在路上塞車或是繞路的時間,當然顧客也可享有一定優惠。(二)除了提早訂餐,另外也可以鼓勵某些消費者提早或延後收貨(例如鼓勵時間較彈性的學生,可以12點前就將餐送到,提早吃飯),送貨員在“錯峰”時段提早或是延後送餐,可以減少集中送餐的緊張狀況,當然也會給予消費者(尤其是學生)優惠。(三)珠海有些送餐APP的“容忍時間”是50分鐘,也就是說從下單成功到餐點送達顧客手中,50分鐘之內都是合理範圍,只有超過50分鐘,才算是不合格,可以投訴。以澳門這樣嚴峻的交通狀況,設定30分鐘送達,實在強人所難,也給自己添加麻煩,建議業者可以延長合理送餐時間,從30分鐘適當延長到40分鐘或是45分鐘,相信消費者都能體諒。(四)業者的APP如果全部支援電子支付方式,而且外賣單都十分精準,不會送錯,那麼就可以讓送貨員將餐點送到指定地點之後,即可立即離開(例如:外賣員將餐點送到辦公室前台,或是接待處,或是大樓管理處之後,就可以立刻走人,前往下一站送貨),可以省下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彼此等待時間,也是一個省時的方法。(五)中午繁忙時段想與殘疾人士協會合作,聘請殘疾人士送短途外賣的想法,或許還不是很成熟,建議暫緩。與其如此,倒不如增聘其他臨時兼職人手,例如熟悉澳門街道與地形但很有空卻想賺點外快的師奶,可以應付某些短途不用車輛送貨的訂單。

另外,從戰略層面著手,應該和其他類似的外送外賣APP業者合作(主要是送貨員共用以及送餐信息系統資訊分享)。比如筆者有次在珠海,用的是“餓了嗎”的點餐外賣APP,結果送餐來的是“美團APP”的送貨員(因為他身上穿得是美團的制服,車上貼的也是美團的 標籤),還有別的朋友通過美團訂餐,結果是“百度糯米APP”的人送餐來。這個現象說明了,其實不同業者的餐點送貨員也會替其他業者服務,彼此共享戰略資源,共同提高服務質量,一同讓資源更有效率的運用,最終達到更高的顧客滿意、更短的送餐時間、更低的顧客抱怨,大家一同把餅做大,一起成長茁壯,正是戰略聯盟的最好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