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診斷】餅食店傳承馬來風味 親民價拓市場
【中小企特區】澳門作為“美食之都”有着多元的美食和美食文化,麥香林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做馬來西亞風味的特色餅食店,主打手工製作。產品經理蔡生表示,期望通過家族傳承手工技藝,走親民價格路線,為食客帶來地道的馬來西亞風味和多元的美食選擇。
家鄉味牽動創業夢
蔡生和蔡太已在澳門生活多年,蔡生憶述創業初衷表示,馬來西亞地域遼闊,不同州之間人們常在假期驅車前往周邊小城遊玩,檳城龍珠餅、芙蓉市的芙蓉燒包,都是記憶中的家鄉味道。疫情期間十分想念家鄉美食,發現到澳門市場上缺乏馬來西亞特色小食,自己有着外婆傳承製作小食的技藝,萌生創業想法,希望能將這些美味帶給食客。
產品多元滿足需求
麥香林產品包括主打產品龍珠餅,現有蝦米、雜錦、斑斕、肉鬆和榴蓮五種口味,其中蝦米口味尤為特別,在澳門市場獨樹一幟,深受顧客喜愛。此外,還有芙蓉燒包、千層咖喱角、源自馬來西亞怡寶的香餅,以及最新推出麥仔糕(曼煎糕)、健康的貝果,店舖將根據市場反饋,持續研發新口味和新產品。
企業堅持百分百本地生產、純手工製作,價格親民,像龍珠餅一盒僅需幾十元,還曾推出“一百元三盒”的優惠活動。龍珠餅常被旅客作為手信購買;千層咖喱角、芙蓉燒包等熱食則受居民歡迎,店內多款產品上線外賣平台;同時,接受訂單,為保證食品新鮮,客戶提前兩天訂貨,在限定時間交貨滿足需求。目前產品銷量處於平穩狀態,但尚未達到預期目標,希望五年內讓麥香林品牌獲得更廣泛的市場認識。
設備人力受限待解
對於經營挑戰,由於店舖屬家庭式小規模經營,隨着業務發展,原有的設備和模式難以滿足需求,需要加大設備投資和更新;另外,從原料採購、產品製作,到包裝設計、出貨配送所有環節都親力親為。但生產多種產品,如何合理調配人力、時間和空間資源,確保各生產工序順利進行,是持續要面對的難題。
談及未來規劃,蔡生和蔡太希望能設地舖門市並打造開放式廚房,讓顧客可以直觀看到手工製作過程,進一步推廣馬來西亞傳統美食,考慮到澳門租金高昂,這一計劃將根據企業經濟實力逐步推進。
積極參展推廣品牌
創業至今始終秉持着分享特色美食的初心,事實上手工製作成本較高,但希望藉薄利多銷策略,讓更多人品嘗到地道的馬來西亞風味,平日忙於生產經營,宣傳推廣方面較為被動,日後亦希望積極參加會展活動,提升品牌曝光率及拓展合作網絡,接洽更多訂單業務。
澳門日報記者 張麗真
經營三問:
1.在缺乏專業宣傳團隊的情況下,如何通過低成本方式實現品牌曝光和客戶積累?
2.在訂單式生產模式應否調整?旺季可能面對人手不足,若淡季訂單不足?家庭式經營怎樣做到效率最大化?
3 .店舖薄利多銷,如何更好做好成本控制?
聯絡方式
聯絡人:蔡生
電話:63046868
地址:澳門提督馬路祐適工業大廈9A萬利文創3B室
青企:打造人情味宣傳策略
【青企診斷】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表示,今期的個案是一家專注做馬來西亞特色小食的外賣店,主要通過網上接單並以家庭式小規模營運,未來希望通過加大軟硬件設備的投入來發展業務。
首先、實現宣傳和品牌曝光:在宣傳上必須要定好核心的思路,例如利用“人情味+地域特色”來打造小店和其它店舖的差異化,宣傳上則可以利用自己拍攝社交媒體片段來做嘗試,內容主要拍攝手工製作的過程、地域文化的科普,例如馬來西亞小食的品種和起源等加強文化屬性,以作軟性宣傳。在儲客源方面,定期參加一些週末的市集活動例如塔石藝墟等,吸引潛在客人。同時可以利用舊客推薦新客下單時有優惠的活動,利用熟人傳播。
第二、訂單生產的模式和淡旺季的問題。經營店舖必須要摸索好客戶在旺淡季的銷量,平衡生產時的庫存和人力資源風險,例如生產時可以在淡季提前準備好一些工序,變成半製成品冷藏好,以減省旺季時的工作量。一些季節性或限量款就可以在社交平台或銷售平台預告限時生產,以讓客人可以集中訂單避免滯銷。最後就是優化好生產程序,做好生產的時間表,例如上午某時段主要做熱食、下午集中做其他點心,避免工序交叉混亂。
第三、店舖薄利多銷的策略:進口馬來西亞食材是可以嘗試聯絡其他東南亞餐廳通過拼箱取採購以降低國際物流成本。在本地採購方面,很多時候食材供應商都會給予現金結算或即時結算的優惠,所以如果現金流情況許可的話應該盡量即時結算以免利用貨期周轉而增加成本。另外,生產期間要建立好邊角料再利用機制,例如龍珠餅餘下的麵皮、咖喱餡料剩餘的薯仔雞肉等,在混合做成其他少量的小食用作送客宣傳。在銷售渠道方面,盡量以自提模式或近距離社區配送,減少利用外賣平台的高佣金服務。
中銀中小企:善用外賣平台短視頻行銷
【中銀財務建議】中銀中小企服務中心建議:
1.商戶可與外賣平台合作:澳門外賣平台用戶多,讓更多人認識和知悉此產品,而且把商品重點標籤為”特色小食”,”馬來西亞風味”和”澳門獨家手工傳承”,利用平台流量增加曝光率。以及可設計制作食品短視頻,突出手工製作過程,吸引客戶。另讓用戶宣傳,如曬圖返現或享有折扣優惠,打卡等,讓顧客拍攝產品和發佈朋友圈,亦可與澳門團體合作和參與澳門舉行的美食活動。
2.旺季時,可根據過往經驗和數據,進行備貨如先製作70%,餘下30%接單後補貨,降低庫存和旺季人手不足壓力。淡季則推出季卡和優惠活動,增加訂單量。
3.在成本控制和利潤提升方面,原材料向本土進行採購和與其他商舖的東南亞食品共同訂購,從而降低原材料採購成本和運費成本。另記錄每款產品製作時長和耗材量,淘汰耗時過長和利潤低的產品。以及推出”手信禮盒”和“特色款”,可以更高價錢定價。
生產力:小紅書種草助品牌曝光
【生產力角度】生產力中心就本周個案有以下建議:
一、在品牌推廣方面,首先要善用社群媒體與內容行銷,選擇在不同分眾平台上讓產品保持曝光。同時,應鼓勵顧客分享品牌內容,通過提供優惠折扣或禮品來吸引轉發,擴大宣傳效果。此外,可以利用小紅書等平台發佈種草貼文,展示如“澳門隱藏美食”等具有吸引力的內容,進一步提升品牌曝光度。最後,透過聯乘合作擴大客源,例如與旅行社推出聯合優惠活動。通過以上多元化策略,能以較低成本實現品牌獲客,並持續進行營運與顧客互動。
二、在選址商鋪和增收方面,首先,應選擇租金較低且本地客源穩定的地段,如民生區。其次,基於產品特點 可採用小而精的營運模式,如與飲品店合作設置寄售點、外帶窗口等。此外,應根據客流高峰彈性調整營業時間和人力安排,並考慮使用兼職員工。最後,可以嘗試增加高毛利產品,如推出限量版聯名商品,或通過“快閃店”短期測試市場、參與社區消費嘉年華等活動,以開拓不同的銷售渠道。
三、在成本控制方面,可以從採購和營運等多方面入手。首先,在採購環節,應與供應商建立穩定的合作關係,通過批量採購獲得優惠價格,同時尋找性價比更高的原料替代品,確保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不影響產品品質。在營運成本方面,可以優化產品定價結構,推出多樣化的產品組合,以吸引不同消費層級的顧客,並精心設計促銷活動,確保促銷不僅提升銷量,長遠還能帶來複購顧客、實現利潤增長。最後,應充分利用數字化工具進行成本監控,通過數據分析及時調整經營策略,從而在保持產品品質的基礎上有效降低成本,實現穩定且可持續的盈利。
生產力中心面向企業提供一系列營商及管理的課程,有意了解可瀏覽中心網頁www.cpttm.org.mo或致電2878 1313查詢。
以直播和網購打開市場
【學者分析】麥香林主打外婆家口味的正宗馬來西亞特色小食,具有一定市場差異特色。經營者充滿熱情,堅持在澳門手工製作,有一定理想抱負。但限於小本經營以及人手與場地限制,如要進一步突破,則需要調整商業運營規模與營銷方式。小本經營本就不易,加上目前在宣傳方面比較被動,之後要想進一步做強做大,其實有很多挑戰。以下提供關於市場營銷方面的建議:
第一,以網路直播宣傳取代地舖現場展示:麥香林以批發為主,客源主要是連鎖便利店以及零售店。如果希望直接開拓消費者零售市場,搬到較顯眼的地舖展示現場手工製作只是其中一種方法,但這樣做的話,固定成本會變的很高且未必能真正有效吸引本地消費者與遊客,據此,建議可以選擇地方大但舖租便宜的非中心地帶,將珍貴的資金用在升級設備和開放式廚房,主動以網路直播方式展示現場手工製作過程,並通過網路銷售接單交易,和消費者取得聯繫。直播還有好處,就是在特定時段可以和一般消費者互動交流。至於本地街坊與港台遊客,持了繼續保持IG或FB推廣,同時可考慮本澳巴士與微商等性價比高途徑,加強本澳知名度。
第二, 持續高品質產品,並強調幾項主打產品與手信:麥香林的龍珠餅受遊客歡迎,千層咖喱角與芙蓉燒包受本地居民歡迎。建議「麥香林」持續生產高質量產品,在產品開發上,強調自身是「澳門最正宗的馬來西亞小食」的品牌形象,加強消費者記憶,主打兩到三款主力產品,製作短視頻,在小紅書、抖音、快手等不同網路平台,加強宣傳,有機會擴大遊客購買意願。
第三,強化包裝助力網路銷售:目前的包裝上,針對如何食用的方式與相關信息比較詳細,但是網購的方式與QR碼反而不夠明顯。建議在適合遊客購買並便利攜帶回家的龍珠餅與香餅包裝上,可以提供更加顯眼的直接網購方式,讓遊客有機會不在澳門也能訂購,可以開拓市場並增加麥香林銷售量。
第四,找兼有澳門、華僑與大馬背景的名人代言:麥香林由澳門大馬華僑創辦,因為掛念家鄉美食,並希望推廣僑鄉特產,因此成立。相信在大灣區工作生活且喜愛家鄉美食的大馬華僑,應該仍有不少人。建議可以找幾位兼有澳門、華僑與大馬背景的高知名度名人、體育明星、產業專家或學者為麥香林品牌代言,有助提高品牌認同度與知名度。
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劉丁己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