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協灣區科貿考察促合作
澳門中小企業協進會日前由理事長區宗傑率領三十位本澳企業家,赴東莞松山湖科技園區、南沙、珠海唐家灣高新園區開展“灣區視野科貿考察”。此次考察聚焦前沿科技應用與跨境產業協同,為企業突破發展瓶頸、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供清晰路徑。
區宗傑在考察交流座談會上,明確澳門中小企業“借勢灣區、多元發展”的核心方向。是次同行的理監事還包括副理事長李春源、黃少華、劉明昕,理事鄭綺萍、勞灼榮、梁建誠;監事趙海濤及秘書長陸美嫦等。
華爲松山湖基地取經
考察團首站訪東莞松山湖科技園區,重點參觀華為松山湖研究基地。該基地在5G、AI等領域的技術方案,如“5G+AI”食品加工檢測、華為雲Stack平台,與澳門特色產業需求契合,其與澳門合作的技術認證課程,也為澳企人才培育提供方向。
座談會上,區宗傑指出,澳門中小企雖靈活且有葡語國家合作優勢,但面臨市場小、科創弱的問題。他認為,松山湖的產業生態鏈與華為協同模式值得借鑒,兩地可實現“松山湖技術+澳門渠道”的互補。考察團成員也表示,華為的“輕量化”數字方案,能降低澳企轉型成本。
“1元空間”降入駐門檻
次日,考察團先赴南沙,參觀南沙規劃館與粵澳國際產業發展青創基地,了解當地發展路徑,並聽取香港青年在灣區的創業心得。其後到珠海唐家灣高新園,該園半導體、生物醫藥等產業突出,“1 元空間”等政策及稅收補貼,大幅降低澳企入駐門檻,且園區與澳門共建的產業基地,助降低跨境合作門檻。
交流中,區宗傑提出澳珠產業合作四大方向,涵蓋生物醫藥、智慧製造、智慧城市與人才培養。他表示,該會將推動兩地企業常態化對接,探索“澳門品牌+內地製造”等合作模式,實現優勢互補。
三大啟示助構競爭力
此次考察為澳門中小企帶來三大核心啟示:一,數位化轉型無需“大而全”,華為展示的細分領域解決方案(如AI質檢、雲端管理),可幫助澳企“小步快跑”實現升級;二,灣區政策紅利需精準對接,唐家灣“1元空間”“成果轉化基地”等舉措,為澳企降低了跨境創業與研發轉化的成本;三,澳企需主動發揮“橋樑優勢”,將自身葡語國家資源、國際品牌經驗與灣區科技、製造能力結合,構建獨特競爭壁壘。
來源: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