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災保險認知度待提升
颱風“樺加沙”導致內港一帶出現水浸,區內商戶遭受不同程度損失。有商戶表示,已提前安置好貨物及設備,基本沒有造成損失。亦有商戶無奈表示水浸導致店內設備受損且無法修復,損失約八至十萬元(澳門元,下同),但商戶對中小企巨災財產保險及相關資助計劃不甚了解。
泵房緩進水見成效
有魚欄負責人古先生表示,颱風“樺加沙”風力強勁,內港水浸程度較數年前的強颱風稍高,幸政府雨水泵站工程發揮作用,有效延緩進水速度,且退水迅速,水浸造成影響不算大。
因魚欄在內港經營較久,眾人已有一定防風防水經驗。颱風前夕,已與員工提前把貨物轉移至二樓,並架高小型冰箱,其餘不怕水浸的設備工具則留在樓下。是次亦沒有特別安裝擋潮閘,因即使擋住門外進水,渠道亦會有水湧出,導致舖內水浸。
最為擔憂則是停電,幸恢復供電迅速,基本沒有為店舖造成損失。昨日中午與一眾員工清洗店舖後,隨即恢復正常營業、供貨等。
問及有否購買“中小企巨災財產保險”,古先生直言沒有留意該保險及相關資助計劃,認為憑着足夠經驗應對颱風水浸,暫無購買需求。
有魚欄指損失不菲
另有魚欄負責人陳先生透露,颱風“樺加沙”引發的內港水浸,店舖內水位一度達到1.5米。由於雪櫃、魚池等大型設備無法及時搬運,只能任由水浸泡,初步估算損失在8至10萬元之間。不過令他稍感寬慰的是,水浸後退水速度很快,認為是政府泵站發揮關鍵作用。颱風中沒有出現人員傷亡,主要是政府前期防災部署及應對工作做得比較到位。
工程公司電器全毀
在內港經營工程公司已有四五年的譚小姐談及颱風造成損失時十分無奈,她指出,颱風引發的水浸導致店內電器全部被泡,這些受損電器已無法修復,只能統一報廢,僅這部分損失就至少有8萬元。目前店舖正全力開展清理工作,預估需要兩到三天才能完成清潔,這次嚴重水浸也讓她深受影響,為了公司長遠經營,她正考慮是否需要搬遷店舖。
而陳先生及譚小姐均表示沒有留意過“中小企巨災財產保險”及相關資助計劃。
來源: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