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民:製造業重新定位跟國策走

2019-07-25 13:24:12 155

製造業曾是澳門的經濟支柱,但隨着時代變遷,出現不一樣的變化。澳門廠商聯合會副理事長、澳門紡織商會理事長、僑光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王世民認為,傳統製造業要進一步發展,就要改變,包括系統升級與時並進。隨着國家開始推動內銷巿場來帶動經濟,建議本澳企業跟着國家有利政策走,例如粵港澳大灣區,取得的效果會更正面。

品質優勢利攻內地

製造業在澳曾有過盛世年代,也經歷過萎縮時期。王世民的家族生意是從製造業開始,父輩們在六五年創立僑光針織廠,由做毛衫加工的小廠,逐步拓大發展版圖,其後更在中山、珠海等地開廠,生產鏈、供應鏈日漸齊備,並創立自家品牌,亦有開拓不同的業務範疇,逐漸發展成集團公司,生意更延伸至海外。

他在○六年正式接棒,因應巿場變化,帶領公司繼續發展。他表示,傳統製造業要進一步發展,就一定要改變,除系統升級,巿場定位也要重新瞄準。隨着國家開始推動內銷巿場帶動經濟,本澳企業若可跟着最有利政策去走,取得的效果會更正面。縱使內地巿場已有很多同類型的競爭者,但澳門憑藉出品優質的優勢,內地居民對產品有信心,由此可見,本澳企業也可在內地闖出一片天。

產品標準化助升級

要做大業務,一定要逐步去做。由於本澳巿場較小,企業以此起步,困難相對較小,故可先在本地做屬於自己的名牌,贏取口碑。具備條件後,再抓住粵港澳大灣區機遇“走出去”,最後發展到全國認識的品牌。

他特別提到早前廠商會率團往日本考察食品機械,印證本地除了澳門巿場,也有三千多萬的旅客巿場,有很大發展空間。針對食品製造業發展,他提出六點建議:一、產品要標準化。包括取得認證、工作流程要清晰,如現時“M嘜”品牌,有助推動澳門工業轉型升級、協助澳企走進大灣區,企業可藉此建立標準化,加強客戶信心。二、可複製性要做好。產品標準化後就要擴大生產量,多利用機器配合,有助發展。三、觀察潛在巿場,加緊開拓。現時本澳仍有不少食品需靠外來引入,若澳企可發展到潛在巿場,往後再拓展大灣區乃至全國,就更加有信心。

善用澳門製造品牌

四、着重品牌宣傳及產品包裝。“澳門製造”商標是推動品牌更好宣傳的模式之一,既是噱頭,也是集合澳門製造品牌力量的重要環節。五、分配好人力資源及人才。現時本澳人資顯然不足,需要企業努力和政府重視。六、善用政府推出的各項政策。希望政府加大利息補貼、融資租賃的扶持政策,助中小企業減省前期的投入成本。此外,新型廠房的綜合環境仍不足,如無法增加電力供應、通關還未便捷等。

以上六點在推動澳門食品製造發展都值得重視,企業也要共同努力。本澳除了博彩、旅遊等產業,工業發展默默耕耘,某程度也支撐一批本地勞動力,令居民在行業選擇上多一個選項,因此還有其存在的價值。

   來源: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