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茶座試點 拓營商空間

2025-08-18 12:57:51 3

    市政署現正試點接受食肆露天茶座准照申請,明確申請條件不宜開於人流密集及經常有人流管制的區域,時間為朝九晚九。開放露天茶座准照申請,反映政府優化中小企營商環境邁出新嘗試,回應業界長期訴求,助力中小企延伸經營空間。

    對於中小餐飲企業而言,增加露天座位為接待力擴容,緩解高峰期座位緊張問題,提升營收;更重要是,露天茶座有效為企業、品牌創造差異化競爭條件,通過裝潢配合,營造獨有的環境和氛圍,打造個性化場景,有效增強品牌辨識度,成為引客核心賣點。

    中小企要用好露天茶座,不宜單純作為增加幾個座位考量,宜從優化顧客體驗、推動企業創新的角度出發。參考上海靜安區的“巨富長”(巨鹿路、富民路、長樂路),許多營業到凌晨的餐廳酒吧聚集該區,有的早上“咖啡店”,晚上搖身一變“餐吧”、“夜茶”,店舖外連成一片的露天座椅成為年輕人的聚集點,亦成為社交平台推薦路段。當地明確優化設攤治理新模式,更衍生新詞“外擺經濟”,即支持有序發展市集活動、戶外餐飲、夜間經濟等業態,拓展一批外擺位,打造一批特色集市夜市,進一步降低管理成本和經營主體負擔,激活城市夜生活。

    從國際視角看,露天茶座是全球流行的休閒符號,能幫助澳門更好連接國際客群。今次澳門試點推動的露天茶座,為顧及周邊社區,開放至晚上九時,未必對夜經濟有立竿見影,卻是新嘗試,為中小企打開新的發展思路,鼓勵符合條件中小企深入發掘商機。作為試點計劃,政府可持續檢視營業時間,簡化審批流程等,在商業便利與社區居住環境間找平衡點,運行過程中持續完善。

    政府目前積極推動商圈活化,其中,新口岸區轉型尤其迫切。倘露天茶座試點反饋良好,可考慮進一步放寬更多限制和增加經營彈性,吸引更多初創企業進駐,通過“外擺經濟”盤活社區,打造更多好去處、聚集點,為澳門構建更具彈性的商業生態注入活力。


    春  耕